赛制说明
一、参赛对象
本次比赛的参赛对象为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(包括专科生、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)。 学生自行组队参加,每支赛队最多4名学生(包括队长1人),需要一名指导老师。 每所高校参赛队伍数量不限,但每名学生只允许参加一支赛队,不支持跨校组队,同一名教师可指导多支参赛队伍。
二、参赛内容
本次竞赛主要围绕区块链技术及创新应用展开。
参赛队伍结合具体场景或应用自主命题,并自行设计作品。竞赛采用开放式,参赛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内容。
三、大赛形式
本次竞赛分为函评和会评两个阶段:
1、报名:选手通过大赛网站https://btc.ccf.org.cn 注册报名,凡取得参赛资格的参赛队伍将自动进入函评;
2、函评:选手提交参赛作品相关材料(文档、可执行代码等),组委会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进行线上评审,并筛选出优秀作品晋级决赛;
3、会评:选手进行现场答辩,答辩时间为20分钟,包括PPT陈述、演示、测试(共15分钟)与专家提问(5分钟),评审专家对每项作品实行分项打分、集体讨论并确定最终获奖队伍和等级。
四、大赛日程
报名:2024.8.3-2024.9.30参赛报名。
函评:2024.9.1-2024.10.31提交作品,预计11月20日前公布决赛名单。
会评:预计2024.12.10前进行决赛答辩。
五、作品提交
本次比赛不限制参赛作品所选用的区块链平台,参赛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,重点体现安全性或隐私性。完成报名后,参赛队伍须在作品提交截止时间前通过竞赛网站https://btc.ccf.org.cn 提交参赛作品相关材料,每支队伍限提交一项作品。具体要求如下:
1、作品应包括设计报告、测试报告、可执行代码等资料。相关文档至少应包括:
设计报告: 应用背景、拟解决问题、设计思路和方案、所实现功能和指标、软件流程等;
测试报告: 测试平台、测试数据、结果分析等;
其他文档: 除上述文档以外的其他说明或补充资料。此文档非必填项。
2、提交的作品文档命名格式如下:
设计报告文件命名格式:设计报告+作品名.pdf,文件不大于50M。
测试报告文件命名格式:测试报告+作品名.pdf,文件不大于50M。
其他文件命名格式:“其他文件+作品名”,并打包为ZIP、RAR等压缩包格式,总大小不超过1G。作品中文字描述部分须使用中文。
3、本次大赛采用匿名评审,所有提交材料中禁止出现作者所在学校名、指导教师姓名、队员姓名等泄露身份的信息,否则记为0分。
六、奖项设置
1、本次竞赛设置了丰厚的奖金池,特等奖奖金1组、一等奖奖金5组、 二等奖奖金9组、 三等奖奖金9组,其中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,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。
2、本次竞赛将遴选出不超过24支队伍参与会评答辩。如有赛队弃权,将根据评委评分顺延。
3、本次竞赛将颁发由中国计算机学会 (CCF)签发的特等、一、二、三等奖获奖证书,以及“优秀指导教师”荣誉证书,对获奖队伍予以表彰。
4、本次竞赛设立“优秀组织奖”,对在大赛组织推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。
5、本次竞赛将对获奖作品进一步遴选,优秀成果将有望获得企业的成果转化资源支持。
七、注意事项
1、报名信息真实可靠,不得弄虚作假,参赛队伍自行设置的队名不得出现有违公序良俗的字样;参赛内容须遵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,例如作品不得涉及发币、洗钱,不得有涉暴、涉恐、涉政等内容。
2、所有参赛作品应独立设计、开发和完成,无抄袭、剽窃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行为,本比赛不支持论文参赛;已在其他地方参赛并获奖的作品不得重复参赛;已公开发布并已获得商业价值的产品不得参赛。
3、其他约定详见”报名须知”。